目前分類:轉載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讀商週1021期的封面人物 讓我感觸好深   

            社會上依然還有許多熱愛生命 積極  並且勇於承擔生命中波瀾的人

         他們的生命艱險  但是   對每天的晨曦依然熱情.....

         非常感動    也分享我的好友...                             

 

                                                    水蜜桃阿嬤

                                            本篇文章摘自:商週1021期
 
認識水蜜桃阿嬤,先要從剛進門的七雙小鞋子說起。海拔一千三百六十公尺的新竹尖石鄉泰崗,與雲霧等高,在這陡峭貧瘠的高山上,卻是多汁可口的水蜜桃原鄉。這裡不僅是阿嬤的家,也是五歲兒童小豹的家。去年七月,小豹的媽媽走了,隔不到一星期,爸爸也走了……

雲霧裡的家

「不用說,就是我,我就是那個父母雙亡的人!」「我這裡有一顆自殺痣,我爸爸也有……」話才說完,他,頭抬得高高的,得意的跳開。

這就是小豹,一個五歲的孩子,言語混著江湖味。去年七月,小豹的媽媽燒炭自殺,隔不到五天,爸爸也喝農藥自盡。孩子赤裸裸的語言,馬上拆穿來者的目的,
這種憤怒式的炫耀
,讓許多第一次帶著愛心來的人,完全楞在那裡。

五歲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海拔一千三百六十公尺的新竹尖石鄉泰崗部落,必須穿過雲霧才能到達。這裡是水蜜桃的家,也是五歲小豹的家。

車子依山蜿蜒而上,水蜜桃枝椏在風中招展,滿山春景。小豹,是我要來看的七個孩子之一。一個山上長大的孩子,機靈得就像山裡的雲豹。因為父母自殺,五歲孩子的生命,頓時也從雲端墜落谷底。

現在,小豹最親的人就是阿嬤。剛從林子裡工作回來的阿嬤,站在屋子外燒著桃樹枝的火爐旁,大鍋中煮著番薯,一月的山上因為太冷,孩子躲在房子裡,不時衝出來瞧瞧,訪客是誰?番薯好了嗎?阿嬤說,
自從媽媽走了後,小豹常常問:「以後誰來做我媽媽?」阿嬤說:「那我來做你媽媽好嗎?」但他哭著說:「不行,你太老了。」

表上的時針指著晚上六點,夜來了。

黑暗中,阿嬤黝黑的臉龐上掉著淚。水蜜桃阿嬤要扶養的不只小豹,還有小豹的三個姊姊小涵、小潔、小如。不只如此,前年五月,阿嬤的女婿也因躁鬱症自殺了,留下了小璇、小藍、小薇三個外孫女。
三個厭世的大人,留下七個才要探索生命的孩子。「我捨不得把他們送走,他們已經沒有爸爸媽媽了,再離開家,太可憐了!」阿嬤說。門前的七雙小鞋,簇擠疊沓,小鞋的主人們正各自用自己的力量,迎戰真實的命運。

一陣霧來了,整個泰崗部落被捲了進去,阿嬤家立即就消失不見,前後只是三十秒的事。陽光部落,沉淪。

沒有快樂歌聲,只有「不亂死」……

翻開台灣地圖,對折,再對折,這裡是北台灣的中心點,北台灣的心臟,也是大台北最上游的水源地,塔克金溪和白石溪的會合口。兩溪交會激起湍流,生命的陽光與人心的黑暗,也在此交會。

很久以前,這裡是人們口中的陽光部落,因為陽光終年照射。因為陽光照耀,據說這裡的水蜜桃是全台甜度最高的生產地。太陽每天從山嵐霧海中升起,風、鳥、霜、雪,人與大地共生,聲調、步伐一切依循自然法則。那時,能種上一千把小米的人,就能成為村中的首富;這裡的人愛唱歌,豐收的歌聲,唱的是要大家「每天都要快樂起來……」。

民國六十八年,電來了。這裡是全台灣最晚通電的地方。電來了,電視來了,不久遊客來了。 民國七十四年,路來了,欲望也跟著來了。那條為了把山上杉木運下山,而鋪的經濟之路,也把山民帶下了山,人心變了,單純不見了。

陽光部落,頓時變成了黑暗部落。這裡的憂鬱及高自殺率令人驚訝。車行轉彎,秀巒村頭的大樹幹上,竟有人用白色油漆在樹幹上寫著:「不亂死!」
歪歪斜斜的三個大字,在陽光下成了極大的反諷。

盛夏,冰冷身軀。我用電話敲他,他都不起來……

夏天,原是水蜜桃最甜最美的季節。誰也沒想到,蜿蜒的山路,一輛救護車,從山腳下的一小點,快速的開上山,一閃一閃的紅燈慢慢越來越清晰,嗚伊嗚伊的警示聲,大老遠就聽到了,劃破了山中的寧靜。這是去年的七月二十四日。

車上盡是灼熱的農藥嗆鼻味,平時渴望的回家路,今天,卻長路漫漫。喝下一瓶巴拉松,被醫院宣告不治的小豹爸爸,被送回家見孩子最後一面;五天前,同樣也是這條路,他載著已無聲息的妻子回家。只是這次回家,他們倆再也不下山了。這個家,接連的走掉三個大人,留下老人與小孩。

五月入夏,正是全球的自殺高峰,這是醫學上的夏日憂鬱及夏日躁症蠢動期,一股奇特的力量,讓許多人自我毀滅,至今連精神科醫師都解釋不出原因。

泰崗的山野小徑上,盛開的半枝蓮和夏枯草,也選擇在夏天告別。半枝蓮像鈴蘭一樣,花一路往上開,下端則一路結實,入夏,種子散落,植株漸漸枯槁。

阿嬤的子、媳及女婿,為什麼也在夏天說再見呢?他們像得到「自殺傳染病」,一個傳染給另一個,再傳染給第三個……。

「我媽媽是在車子裡,沒有開窗戶,她一直在太陽下,就流鼻血了……。」

「我爸爸是無敵鐵金剛,他的手會飛出去,我用電話敲他,他都不起來……。」

五歲的小豹嘴中自顧自的說著,完全不知道太陽下的鼻血,無敵鐵金剛的飛拳,就是真實的死亡。她的媽媽因為被總計一百多萬元的卡債與汽車貸款,壓得喘不過氣,走了。爸爸太過錯愕,跟著步上後塵。兩條不到三十歲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

然而,百萬負債是厭世的真正原因嗎?

二十多年前,也是這條路。山上的杉木要運下山,阿嬤高興的以為,自己和孩子的命運要改變了,因為他們終於可以走出大山。阿嬤一邊種香菇,一邊砍竹子,一邊做馬路旁的駁坎,每天只要哪裡有工作,就趕著去做,賺錢就是要給兒子念書。

「他在山下念書,怕他受苦,一星期,我給他五千元,摩托車掉了又買,然後換成汽車……」阿嬤說。「他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我們從來沒有打過他,也沒有罵過他一句,為什麼會這樣子呢?」一看到遠從高雄來輔導孩子心理的
吳美麗老師,阿嬤求助的追問。小豹的爸爸是家中的獨子,上有兩個姊姊。姊姊說,他從小就是火爆脾氣,動不動就雷霆大發,全家人都怕他,所以一向讓著他。不過,小豹的爸爸非常依賴小豹的媽媽,常常只要一分鐘見不到太太,就會發瘋般的尋找。

「這是很典型的邊緣型人格,非常自我中心,又沒有安全感,而且情緒大起大落,」吳美麗說。通常邊緣型人格也是躁鬱症及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阿嬤,正常的水蜜桃,一年施幾次肥?如果每天施一次會怎麼樣?」吳老師問。

阿嬤說,「會死呀!」

「那就對了!」吳老師說,「被寵壞的孩子,是不懂得愛自己,也不懂得愛別人,更沒有存在感。」

逼視死亡是難的,更難的是要逼視真正的原因。負債不是結束生命的關鍵,關鍵是,人在面對不順遂的態度。但這該怎麼跟阿嬤與孩子們解釋?尤其,三個大人厭世後,死亡陰影一直盤旋在這個家。

恐懼,如影隨形。 熟悉死亡更勝於麥當勞玩具……

「草叢裡有鱷魚,你看到牠的眼睛了嗎?」小豹問。

「在哪裡?」

「就在那裡……。」

沒過多久,他又跳出來,告訴你,下面路旁有人死了、河裡有人淹死了、學校裡有鬼、凌晨就是魔鬼會把人吊起來……。五歲的生命,不僅要承擔悲傷、憤怒,還有恐懼、孤寂。 外人很難想像,小豹熟悉死亡更勝於麥當勞的玩具。心理學上的研究,在遇到失親這種重大創傷後,人的腦中會有奇怪的影像一直跑出來,像「Flash」(閃光)一樣閃過。我心想,大高山上,哪來的鱷魚,但小豹總是說得活靈活現。

事實上,恐懼就像黑影一樣,一直占據這個家庭。 「最近很多親戚朋友都夢到小豹的爸爸來把小豹帶走,」阿嬤對我說。

開學前的那個晚上,春寒料峭的夜,孩子們特別躁動,大叫:「要殺山豬囉!要殺山豬囉!」臉上的表情既恐懼又興奮。只見大人們忙著燒水,山豬在貨車後面抓狂的嘶叫,族人越聚越多,人聲吵雜。

阿嬤跟我說,她用一塊錢,把小豹賣給了親戚,要讓小豹認乾爸爸,這樣小豹的爸爸就不會把他帶走了。山豬是乾爸爸送的,可以保護他平安健康的長大。

小豹又害怕又好奇,一百公分的小個兒,攀著貨車的欄杆,偷偷朝山豬瞧,大概怕山豬突然衝過來,小小的臉半藏在欄杆後,但又掩不住好奇。他不知道,這是一個「替死儀式」,要為他驅除惡靈。

雨後,地上水窪處處,孩子們一邊踩著水窪,一邊等待。終於水燒好了。山豬被拖到了水窪間,淒厲的嘶叫,做最後的掙扎。只見磨好的刀子一刀砍下,正中山豬的脖子上,孩子驚恐的尖叫,四處亂竄。

小豹站在最近的距離,看著尖刀劃破祭物的喉嚨,他馬上跳到我的身上,摀起耳朵好躲掉山豬最後的一聲長嘶。看著鮮血湧進盆裡,山豬不再掙扎,小豹安靜下來。在村子裡,殺山豬是重要儀式。大人熟練的用火去毛,開腸破肚,然後取出寶石紅般的熱騰騰山豬肝,遞給小豹,小豹毫無懼色的一口下肚,讓山豬的生命幫助他長大。

生命,一切在這裡都是那麼寫實。山中雖遠,但是這裡仍然有舊有的社會支持系統,大家互相幫忙,共度災厄。

山豬殺好了,水煮分給所有人吃,這時阿嬤一直叮囑我,一定要吃山豬的肉。這晚,阿嬤睡得特別好。

心疼,何止眼淚。 畫好的父母,都打上大叉叉……

第一次抱起小豹,感覺像羽毛一樣輕盈,他渴望被擁抱。跳來跳去的他,可以很快的安靜下來,縮在小倩(此次拍攝紀錄片的製片朱詩倩)的懷裡,眼睛斜睨著電視,瑟縮的姿勢,就像一個媽媽懷裡的小貝比。我還在想,他是在想媽媽嗎?沒想到他馬上對小倩冒出一句:「你可以當我的媽媽嗎?」

兒童早期有重大創傷經驗,通常會有兩極反應:一是過度早熟,提前要求自己成為大人;二是行為退化,想像自己是嬰兒,希望被擁抱。

父母這樣的離開,孩子們的情緒隨時像土石流一樣,一發不可收拾。「怎麼辦?孩子會不會又像他爸爸一樣?」阿嬤擔心舊事重演。

有一天,吳老師帶著彩色筆來:「小豹、小如,你畫一下爸爸、媽媽好不好?」結果,小豹的圖畫紙上出現了好多點,每一個點代表一個魔鬼;姊姊小如的畫紙上,出現的是公主和魔鬼,還有一個要拯救公主的人,但是被魔鬼殺掉了。圖畫紙上的父親、母親,小如總是在畫好後立即打上大叉叉,憤怒的筆觸,可以看見孩子心理破了個大洞。

風暴後的家 春天的山,桃花開得特別燦爛。

為了把七個孩子留在身邊,阿嬤知道光是靠水蜜桃的收入是不夠的,而且,阿公的心臟病也需要錢醫治。

今年的春天,她起得更早,又種青椒、又種高麗菜、又種加州李,希望給孩子存教育基金。某天,我們來到一個陡峭的坡地。阿嬤說,這裡要種加州李,然後就開始拿起鋤頭,重新整地。原來以前這塊地是小豹爸爸的,荒蕪很久了,跟著來的小豹搶著說:「這是我的地!」他變成小地主,一個拿不起鋤頭,請不起工人的小孩,諷刺的繼承了五甲的山坡地。

三十年前,也就是小豹爸爸出生那一年,阿嬤在離家最近的田地上,種下了第一批的水蜜桃樹。三十年過去,桃樹的壽命大概就是三十年,現在很多樹幹都已腐朽中空了。看著一手栽種的桃樹老了,兒子也走了,阿嬤長嘆了一口氣。

阿嬤總會在講到一些悲傷或擔憂時,給自己一個爽朗的笑聲。她很健康。同樣的遭遇,如果發生在另外一個山頭或另外一個城市裡,絕大多數人都還會活在巨大的悲痛中。

阿嬤卻甘之如飴。天沒亮就起床,她就用那台老舊的雙槽洗衣機,轟隆轟隆地洗著七個孩子的衣服。七個孩子,每天裡外四件,一天就要洗二十八件,一星期就要洗一百九十六件,阿嬤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很快就算出來了,「真的要感謝洗衣機,否則我也要罷工了,」它是阿嬤口中的大老爺,她最怕就是它罷工。

有時累到不行,她就對天發洩:「我會很生氣,大聲叫他們兩個(兒子、媳婦)的名字,問他們為什麼要丟下孩子?」「生氣,一定要放氣,否則心不是會爆掉嗎?」兩手一攤。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去年滿樹等待結果的水蜜桃也被颱風吹壞了,這是老人家唯一的經濟收入,結果,辛苦一整年,收入只有三萬五。一年三萬五千元,每個月還不到三千元,不及印傭月收入的五分之一。

春分.勞動 
撒下野生的種子,等待希望長大

她比我們想像堅強,找來山裡的野生水蜜桃種子,重新撒在原來的老桃樹下。泰崗的水蜜桃,是台灣水蜜桃的原鄉之一,阿嬤種的水蜜桃,十分繁複,在近八十度的陡坡上,必須剪枝、搬肥料、除草,一不小心就滾落到山谷中。即使遭逢如此大的變故,她仍每天固定剪枝,除草。

過度的勞動,加上在陡坡上背幾十公斤的肥料,讓阿嬤的肩膀常常痛得舉不起來。有一天,阿嬤下到竹東看醫生,醫生做了各種檢查後說:「該休息了!」阿嬤無聲的望了望醫生,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阿嬤無奈的表情。不過,才說完,第二天阿嬤又開墾了一塊新地,栽下野生的柿子樹苗。「等小豹六年級時,小柿樹長大了, 就可以讓他下山念中學。」她的眼睛又閃著希望。阿嬤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常被人取笑,因此她堅定的認為:「一定要念書才有前途,所以再辛苦、再累,都要讓小朋友念書,這是我唯一的願望。」

面對生命的逆境連連,水蜜桃阿嬤泰然自處。每個星期天,她一定上教堂,而且即使沒什麼錢,她還是會捐出收入的十分之一。

清明.回暖 
不打蜘蛛了,因為牠的家人會傷心

從生到死,死到生,生命是一個奇妙的禮物。

山色開始有了動靜。滿山的水蜜桃枝椏,開始掙出幾朵小花;隔兩週再上山,滿山遍野的桃花全開了,搶著跟野山櫻競豔。原本以為只有櫻花花季短暫,來得快去得快,但是四月清明再上山,桃花全不見了。

我問水蜜桃阿嬤:「花怎麼不見了?」

阿嬤說:「燦爛的花,就是很短暫。但是就像《聖經》上說的:從他根生的枝子必結果實。」

今年的清明節,阿嬤最大的外孫女小璇,特別從山下趕回來祭拜。墳前的相片,孩子們用紙巾小心翼翼的擦拭著。小藍把紙巾搓起,打理只有三公分見方的照片,一擦再擦,一反平日很men的形象,我突然看到這孩子的心思,那是多少的想念呀? 小璇對爸爸說:「你好傻呀,都不看我們長大,而我們現在真的長大了。」

在清明節後的清晨,孩子在草叢裡意外發現了六隻新生命,大夥圍著草叢又叫又跳,雀躍不已,一下撥開草看一下,一下又去叫人來看。「那一隻好可憐喲,來抱抱!」小豹抱起被擠在一旁最小的一隻。小狗因為爭搶食物,最小的根本吃不到奶,只見他輕輕的對牠說:「你也叫小豹好嗎 ?」

生命一直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繁衍,新生的力量,讓人驚奇。原本不講話的小涵,看到可愛的小狗也會笑了,她說這是有生命以來最棒的日子。

 從第一天到訪泰崗起,每次走過草叢,小豹總是快速撿起石頭,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打屋樑上的蜘蛛網。但是這一天,他沒有丟。我很好奇的問,為什麼不再打蜘蛛了,他說:「因為吳老師說,如果打蜘蛛的話,蜘蛛的家人會很傷心,牠的孩子也會找不到牠……。」

  生命,因為有愛,正在努力轉變。 吳老師的繪畫治療產生了效果。

小豹一直說他有兩樣寶物,鱷魚和鳥巢。我不相信有鱷魚,至少從沒有看到。有一天,小豹在畫紙上快速刷刷的畫,告訴我草叢裡的鳥巢就是長這個樣子。我半信半疑,決定跟他去探險。他帶我走空屋前的廢棄小徑,草比人還高,我還在猶疑要不要繼續走下去時,撥開刺人的芒草,赫然發現真的有一個鳥巢,裡面有三顆小鳥蛋。

看著他小心翼翼的把鳥巢放回原來的位置,這與我們初訪時,那個會踹狗、把鉛筆當飛鏢射的小豹,已經有很大的不同。

阿嬤說,好吃的水蜜桃,一定要經過冬天的霜雪,春天的雷與夏天的日照。人,一生也必經霜雪、驚蟄和炎炎日照。

穀雨.滋潤 
和小樹苗一樣,淋雨我就會長大……

人生本來就是難題。阿嬤說,人要快樂,就不要想太多,很多人就是想很多。「想很多,就把棉被蓋起來,就不煩惱了!」這就是水蜜桃阿嬤的哲學。不識字的老人家這麼認命,也許在大自然中,她早就體悟出生命的本質,天災、人禍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來了,就要懂得接受。然而,書念得比她多的兒子、媳婦、女婿卻不懂。三個生命匆促結束,該怨阿嬤沒教,還是學校沒教?生命這門課,這麼困難嗎?

桃花源在哪裡?其實就在每個人的心裡,即使是如此困頓的生命。太陽出來,每天都跟昨天不一樣。有一天,下雨了,我們趕緊躲進屋裡,只見小豹高興的跑出去淋雨。我們說:「這樣會感冒。」他回頭煞有其事的說:「小樹苗不都是這樣嗎,淋雨,我就會長大。」

最後一次和阿嬤見面時,水蜜桃已經快要成熟了,阿嬤和她的七個孫子都在等待收成。只是,倚著門口的阿嬤仍幽幽的問:「為什麼到現在,我還是夢不見我兒子?他怎麼那麼狠心?我真的很想他……。」

採訪後記》 說再見,真的好難……

我與攝影主任駱裕隆的採訪,始於晚冬。第一次到水蜜桃阿嬤家,是今年一月三十一日。然後,陪著孩子過母親節。今年的母親節,也是四個孩子第一次沒有母親的母親節。孩子們一擁而上,抱著水蜜桃阿嬤,這時,小如突然大哭起來。原本隨著採訪結束,準備說再見的口,又頓住了。有人輕易放棄生命,以為死亡是痛苦的終點,但沒想到,卻是活著的人痛苦的起點。七個孩子,多麼困惑的在創傷中成長,用自己的方式自我療傷。

第一次見到的小如,她送了我一條漂亮的手鍊,第二次她又送我一個很小的瓶子。我在想,不是應該我送給她嗎?如果,這麼匱乏愛的孩子,也懂得表達愛,我們為什麼又那麼害怕愛。

生命是必須用生命去了解的

但是現在人太忙,我們只有時間解決立即性的問題,有時候連愛心也變成了「速食愛心」。採訪中遇到最荒謬的事,就是某一天,山下一間廟裡的人,開著貨車上山來,一車子的物資,丟下了米,丟下了乾糧,好像卸貨一樣,就走了。愛心人,帶著物資去,帶著關懷去,但說走就走,留下愕然。

三月十日,整個工作團隊全部上了山。做這專題,很多人問:「自殺,關我們什麼事?」我思索了很久。水蜜桃阿嬤和七個孫子,要說的不是自殺,也不是生命的悲劇,而是我們成為一個人的過程。

採訪中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力量,讓阿嬤願意承擔七個孩子的重量?在這尋找生命答案的旅程中,我看到的是,願意承擔別人的生命,是生命最美的價值。

從晚冬到初夏,新葉、桃花、水蜜桃,採訪接近尾聲了。

但,這次說再見,真的很難。

              (文●成章瑜)

華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十歲的夕陽

                   吳若權

多接觸美的事物,就能敞開胸懷去感動、去感謝。
只要不棄絕美的經驗,我們就能在愛裡相逢──
不論相隔多遠、分離多久,
對美的渴望,終將是生命中最忠於心靈的引導。


我有一位網友,在 E-mail 中謙稱沒唸多少書,學歷不高,但是他的每一封信都寫得真摯動人,經常分享許多心靈的感動。他特別強調:「我不喜歡轉寄文章,或摘錄別人的句子,我想寫的是自己的感受。」

從他身上,看見一個人堅持自我創作的執著,相當令我尊敬。通過幾封信之後,我才知道他是名年近四十的已婚男性,家庭幸福美滿。

我問他:「生活中最感動的經驗是什麼?」

他說:「開車回家時,經過關渡大橋看到夕陽。」

這句話實在令我驚嘆。一個被生活擔子折磨得心力交瘁的中年人,「竟然」(我有點失敬了)還會望著夕陽感動,真是這個城市中的稀有人類。

於是,我再接著問:「生命中,最美的震撼是什麼?」

他說:「在台北參觀羅浮宮的名畫。」

因為工作及家庭關係,不容許出遠門到巴黎的他,曾經在台北看過收藏在羅浮宮的畫作。

「我很震驚,完全被美感所懾住,站在畫前,不能動彈。」他繼續說。

他的「驚艷」,讓我想到自己在巴黎參觀羅浮宮的經驗。

第一次參觀羅浮宮時,因為事先沒有打聽清楚撲了空,碰到休息日,只能在外圍的廣場欣賞建築,從窗口眺望宮裡的名畫及雕塑。由於行程安排的關係,隔天就得離開巴黎,那次旅行無緣進去參觀羅浮宮,覺得十分悵然。

三個月後,我又隻身前往巴黎,有備而來地計劃待上半個月。其中,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參觀羅浮宮。記得剛進入羅浮宮時,腦海就幾度湧上前世今生的印象,懷疑自己幾輩子之前,或許曾經是個巴黎人,而此刻,是要來贖回自己的。我感覺我會在這裡,找到某種聯繫生命的線索。

我,一直這麼相信。

參觀過幾個展覽館後,情緒更是激動得久久不能自已。

我站在古老的窗台前,靜靜看著午後的陽光斜斜地伸展在畫與畫之間的牆面上,猛然發覺:古畫與陽光,才是真正的前世今生,它們在千百年前就曾經相遇,到現在還在我的眼前相互輝映。

靜下心來思考,終於想通了:也許,我的前世並不一定是個巴黎人,但我小時候一定看過那些著名的畫作,在書籤上、在賀卡上、在不知名的扉頁上……難怪覺得熟悉。

是的,我如此輕易地說服了自己。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可就比較難以解釋了。

正當我的情緒從激動轉為平靜、心靈充滿溫柔的感動時,雙腳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移到了一條長廊,屋頂的設計不但金碧輝煌,還有非常精緻的畫作。

由於當時遊客不多,我不必掛慮是否會撞到從對面走過來的行人,於是盡情地伸頭仰望,仔細探究如星斗般燦爛的名畫古蹟。就在這個時候,眼睛的餘光,瞟見對面的行人,竟是一個熟面孔──我高中時期最要好的同班同學。

為了在異國相逢而十分驚喜的這兩個男人,雖然同住台北這個城市,卻早已經失去聯絡,至少有十幾年沒有對方的消息,竟在聞名世界的羅浮宮的長廊巧遇。

請他喝咖啡的時候,他不停說:「真巧,真巧!」

我也很想附和他說:「的確是很巧。」但心底卻不這麼認為。很多事從表面上看來似乎很巧,但卻其來有自。


每個人的心底,
都有一座龐大的藝術博物館,
經年累月的蒐集著生命的美好與感動。



萍水相逢,多少生命的玄機暗蘊在其中?

至少,我知道他極有藝術天份,畫圖和設計,都有傑出的表現,若非當年升學主義掛帥,我猜想他很有可能成為一名藝術家。

沒有來得及成為藝術家的他,倒先成為傑出的商人,利用洽公開會的空檔參觀羅浮宮,才會和為了參觀羅浮宮而二度遊巴黎的我,在異國重逢。

原來,生命中有很多連結,從外表看起來,好像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其實是一點一滴累積了很久,才呈現在眼前。

美,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磁場。

羅浮宮,匯集眾多美的藝術,形成強力的磁場,放送不可抵擋的能量,讓我和高中同學在異國重逢,也讓我和網友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建構起真摯的友誼。

也許,到最後我們都會發現:

關於美的直覺,其實是一種氣味相投。

愛「美」的人,終究會為了某種共同的喜好,而因緣際會。

無論是否去過羅浮宮,我想,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座龐大的藝術博物館,經年累月的蒐集著生命的美好與感動。

如同我的網友在接近四十歲那天的傍晚,看見關渡大橋的夕陽;也像即將邁入中年的我,依稀記得幼年時珍藏的書籤及畫片。

是因為心中累積了這些美好的印象和不滅的記憶,才讓我們在不經意與美相遇時,都有似曾相識的熟悉。

當生命漸漸老去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唯有「美」,可以貫穿前世今生,像羅浮宮裡珍藏的名畫和斜斜射在牆面的陽光,將時間凝固成永恆,讓我們變成名符其實的宇宙遊子,不遠千里而來,更不停穿梭其間,一一相認。

也許,大多數的人和我的網友一樣,不能立刻從現實生活中抽身,前往羅浮宮;所幸,美的經驗與美的蒐藏,不僅僅在於羅浮宮。一條故鄉的老街、一幅藝廊裡的畫作、一次相逢的記憶……都是一生不能忘卻的美麗。

我寧願,我寧願,寧願美只是一種直覺,而不是一種遺傳或教育。

當我們生活在這個動盪的時代,很多人逐漸失去了美的盼望、美的判斷,失去了容顏中的優雅,失去了心靈裡的寬容,我衷心地,寧願相信:美只是一種直覺。

只要多接觸美的事物,我們就能敞開胸懷去感動、去感謝。只要不棄絕美的經驗,我們就能在愛裡相逢──不論相隔多遠、分離多久,對美的渴望,終將是生命中最忠於心靈的引導。

 

華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