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真是張學友近年來最美的一首情歌~~~~

張學友演唱《如果‧愛》,近乎無懈可擊,以愛入題,而且作曲的金培達與填詞的姚謙也都是超水準的,

吉他與鋼琴引入動人的弦樂   張學友不修飾、平鋪直敘的說明了故事的主旨:

“如果你,當時明白,後來的生命裡,是快樂還是悲哀,特別在夜深人靜時,想起未來,是否能平靜不會像現在,只是因為你擁有了愛。”

他真摯的聲音叫你耳朶舒服,感染力慢慢升起,音樂停了,

愛的體驗在心裏盤旋,很暖很暖 ......久久不停                                                 

 
 
 
 

 如果.愛 

張學友
        
作詞:姚謙 作曲:金培達 編曲:金培達

每個人 都想明白
誰是自己生命 不該錯過的真愛
特別在午夜醒來 更是 會感慨
心動埋怨還有不能釋懷
都是因為你觸碰了愛

*如果這就是愛
 在轉身就該勇敢留下來
 就算受傷 就算流淚
 都是生命裡溫柔灌溉

 喔 愛 

在回憶裡總是那麼明白
 困惑的心 流過的淚
 
還有數不盡黑夜等待
 如果這就是愛*

如果你 當時明白
後來的生命裡 是快樂還是悲哀
特別在夜深人靜時 想起未來
是否能平靜不會像現在
只是因為你擁有了愛



如果    這就是愛........



剛剛又把「如果˙愛」看了一次
這部電影中   還有另一部聶文(張學友飾)拍的電影
正如我們戲劇裡   所謂的「戲中戲」

通常戲裡戲外都有指涉的意味
呈現一個很好的對照
這部電影也是如此




在片中,陳可辛導演運用許多意象來呈現
現實與回憶的交錯時刻
水與玻璃是一種媒介
帶領觀眾穿越現在與過去的邊界



這部片的主題是愛情
我認為一部份是
同時也探討了人性的複雜面
人的矛盾   雖然沒有被點明
卻在片中明顯的被表現出來

人的情感是極端複雜的
與其說愛到了極處產生了恨
抑或愛與恨只有一線之隔
不如說
一個人的情感不是
只用「愛」或「恨」
就能說的清楚的

在片子的最後
感覺林建東與孫納依舊被鎖在回憶裡
讓我想起張愛玲「半生緣」的最後
曼楨對士鈞說:「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的確,
人生的殘酷即是如此———
没有人能再回到過去的時光,
回到青年時代的感情中去。
時間是不可能倒轉的

                                                                              就算感情在記憶中收藏
如同  美酒在窖中儲存般
能歷時愈久   愈香醇
但重飲時    人的心境卻不會再相同

年輕時那種純淨的心情
是永遠不會再有了

相較於林建東與孫納
電影殺青後的聶文
帶著如釋重負的輕鬆微笑著
彷彿他拍的電影   落幕後
他也走出了自己情感中的角色
走出了自己的陰霾
他最終還是釋懷了

愛情提供了各種可能性
不是結局
 
因為

愛是    如果
不是     永遠
 
 
真的好喜歡這部電影 真心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華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